首页 >> 教学园地 >> 教学园地 >> 详细内容
 
教学园地 >> 正文
紧跟课改方向,促进学生成长 ——秀水高级中学生物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日期:2021-11-12 16:50:48  浏览量:343

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为了增进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促共进,秀水高中生物教研组于119日进行了《生物学实验》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生物教研组全体老师参加,市教研员周炳渠老师和学校顾问张锦荣老师全程指导。

听课.jpg

     王莉老师上课内容是《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突出重点,有效突破难点,王莉老师在课前完成了光合色素的提取工作,把准备充分的色素提取液和色素分离的相关器材带到教室,由学生分组完成色素的分离实验。实验过程中,王莉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细致耐心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各组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课堂上学生配合默契,师生互动良好。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充分掌握实验过程。教师恰当的点评,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充分消化吸收。

王莉课堂.jpg

     王凌老师的课程是《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行为和数目变化的模型构建与探究》。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行为和数目变化的内容,概念比较多,内容抽象,是必修二的教学难点,课程标准要求比较高。王凌老师准备了橡皮泥、胶带纸等教具,在回顾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精原细胞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行为和数目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王凌老师通过手机同屏技术,把不同组的结果展示在屏幕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认识。通过模拟实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有效突破高中生物的一个难点。

王凌课堂.jpg

两位老师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能力。

讨论.jpg

   课后,生物组老师进行了评课,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深入交流。教研员周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各组任务分配的方法和原则、实验过程和课堂气氛的把控、实验现象的讨论方式和教师点评形式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图文  张卫东)

点击数:343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