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⑧
高效课堂展风采 示范引领促提升
——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开展高效课堂探讨活动
秋日共研,催开一树桂花;逐梦科研,沉醉一路芬芳。10月14日至19日,是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以精锻品‘精实科研’周”。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化学教研组积极开展了高效课堂探讨活动。为了将高效课堂探讨落到实处,10月16日,化学教研组特意安排了嘉兴市属学科带头人王鸿燕老师,在高二(1)班开设了一堂精彩的教学示范课,内容为《盐类的水解》。此次教研活动吸引了化学组全体教师及其他学科的部分教师的积极参与。
王老师通过模拟“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的实验,引发学生思考:“硫酸铝溶液的酸碱性如何?”“为什么硫酸铝溶液会显酸性?”她打破了以往《盐类的水解》课程的一般教学模式,从实验出发,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随后,王老师结合学生高一已学的离子反应知识,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并顺利帮助学生构建了“盐类水解成因”的模型。她通过模型建立、模型应用、模型拓展三个环节,让学生逐步加深了对盐类水解的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了盐类水解的原因,并学会了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真正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到了实处。
示范课结束后,全体化学教师参加了评课活动。大家对王鸿燕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教研组长赵王峰表示:“本节展示课让人耳目一新。整节课思路清晰,在建模上下了很多功夫,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最后的模型拓展环节,又回到了开始的实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这充分展现了王老师扎实的课堂基本功和钻研精神。”陆美丽老师也评价道:“整堂课基本上是学生在动手、讨论、探究,老师只是进行了适当的引导,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充分给予学生思考探究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大家今后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善学者明,善思者智。此次教研活动,王鸿燕老师用直观、新颖的教学方法,传递了新的教学思想,展示了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应激性”,课堂保持持续的张力和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让听课教师深受启发。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愿我们在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行。相信乘着今年以精锻品‘精实科研’周的东风,秀水高中的化学教育一定会乘风破浪,一天更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