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园地 >> 教学园地 >> 详细内容
 
教学园地 >> 正文
精致贯始终,实验展神通 ——秀水高中物理教研组《力的合成》同课异构
日期:2019-11-13 21:17:26  浏览量:416

    自新课改以来,秀水高级中学积极探索推进教学课程改革,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自主推动自身行为实践,使学习由被动发展转变为主动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开展有效合作,培养学生协作探索能力,体验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中获得知识,形成作为认知自然、掌握研究自然所必备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求知世界的积极态度,致力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课堂的探索。

在这个大背景下,秀水高中物理教研组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及评价体系,促进物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物理教研组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探索教学新方法。“同课异构”是当下流行的课堂教学研讨方式,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11月初,杨海老师和石磊老师针对《力的合成》,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他们从新课导入、问题根源、分析方法、表达方式、例题练习题选择、板书及ppt设计诸方面设计教学过程,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精心设计 引生入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具有价值的“引课”,能有效帮助学生迅速完成课堂角色的转换,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自觉而专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两位开课老师分别从曹冲称象与合作搬水两个生活情景入手,利用生活事件引入,将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理现象用于引课中,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及规律。

挖掘内涵  激发兴趣

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蕴含在知识与过程本身之中的。教师应挖掘教材的内涵,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在此方面,杨海老师对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设置成视频演示与教师演示相结合。而石磊老师则侧重学生分组,亲自动手体验操作。

精细评价 反思提升

    评课对开阔教师的视野、发展教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引导教师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此外,评课也是教育同行进行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好形式。一位哲学家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

孙毓斌老师认为杨海老师的课采用多种教法——设问、讲解、讨论、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中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如回忆如何表示力,如何做到力的等效替代,如何得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如何进行实验探究,如何观察图形得出结论。做到设问清晰具有科学性、指向性、引导性,衔接合乎逻辑,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物理学思想方法、科学素养,使学生动嘴、动手、动脑。这既能使课堂活起来,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于华芝老师指出石磊老师的授课手段具有多样性、生活性、启发性。具体表现在: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有看有想有动手;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静心听讲,积极思辩,激发思维火花;板书与课件有机结合,自然贴切,不多余;课堂实物贴近生活实际,拉力器、小车、水桶、橡皮筋、细线、弹簧秤等,就是身边的东西,可看可摸,实实在在。让学生明白“身边物理”“物理就在身边”。他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物理真正走进生活。

    孙宇凯老师最后总结发言。他强调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要求,体现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教学课改理念。他认为两位老师都重点解决“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问题。他们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紧紧从两个关键点着力展开,一个是“力的等效”,一个是“实验探究”。 通过事例、演示、实验把“力的等效”贯穿整个课堂。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学生设计、师生共同确定方案、到学生动手操作做实验,自然有序,紧凑清晰不乱。在过程中逐步渗透科学的态度、方法,培养了能力和物理素养。

    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同教学风格。两位教师都具有相当强的现代化教学意识,采用了图片、小故事、科学事实、视频影像等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同课异构活动让听课老师感受到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策略,同时也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文:高敏。图:孙宇凯)

点击数:416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