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专栏 >> 科研专栏 >> 详细内容
 
科研专栏 >> 正文
嘉兴市本级“优教”项目入校调研,专家团队肯定秀水高中教研成果
日期:2024-06-21 10:38:34  浏览量:70

嘉兴市本级“优教”项目入校调研,专家团队肯定秀水高中教研成果

 

    6月18日,嘉兴市柔性引进专家原浙江省数学教研员张金良、原浙江省语文教研员胡勤、原学军中学物理教研组长葛德成、原杭州市高中化学教研员陈进前莅临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进行基于自主学习的思维课堂“优教”项目入校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学校办学基本情况,并通过实际听课、与教师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评估学校教研组建设情况及学业水平考试教学复习现状。

    调研团队首先听取了蔡文祥校长关于教研组建设年的规划和路径、近期教学工作以及取得的阶段成果汇报。随后,专家们深入课堂,观摩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师们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课后,专家们分组指导,给出切实意见建议。

 

数学:以思考促提升

 

    高一年级的江东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几何体的外接球》课程,而高二年级的张涛老师则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我们解读了《三角函数综合应用一》。两位老师的课程都展现出了他们对教学工作的热忱和专业性。

 

1.png

 

2.png

 

    课后,张金良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进行了深入点评。他认为,学生们在理解外接球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求解方法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精细地概括和提炼,力求在“画龙”的同时“点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3.png

 

    张老师还特别提到了新结构数学高考的重要性。他指出,新结构数学高考正在逐渐成为检验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重要平台。这种新型高考在内容、形式和要求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对教育者和学习者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张老师结合2024年数学高考的趋势,从内容变革、能力要求提升、创新思维培养、教学方法改进、学习策略调整以及高考评价新视角等多个方面,带领教师们共同探讨新结构数学高考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张老师强调,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高考的挑战和机遇,教师们需要深入研究新高考的特点和要求,不断适应变革趋势。同时,教师们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素养和能力。      

 

语文:以评价向精研

 

    语文教师顾恩廷和平苹选择了作文教学,分别执教《明结构 证观点——议论文论证段的写作思路指导》和《明标题 思观点——议论文论立意的思路指导》。顾恩廷老师课堂教学能力出色,立足学情,精准定位,深入分析了当前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困难点,从而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契合。平苹老师教学设计活泼生动,注重以学情和教材引领,迁移实践。课堂上提供支架,即时反馈。

 

4.png

 

5.png

 

    胡勤老师对两节课进行评价指导。他肯定了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鼓励学生现场动笔并及时给予修改和反馈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显性化和高效。他建议教师要精选教材中的典型样例,指导学生从课内学习迁移到写作实践中。他为语文教学指明方向:

    1.活跃思维,积极互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2.形成合力,系列化教学:备课组成员应共同研究、设计写作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依据教材,人文主题架构:以教材为基础,结合人文主题构建教学内容,使写作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共鸣。

    他希望高一高二作文教学为高三作文蓄力,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6.png

 

物理:以任务做驱动

 

    物理组由杨海和孙宇凯两位老师执教。杨海老师专注于微专题学习,聚焦《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计算题应用》,以基础知识点为引导,通过常规计算题示例,提炼出解题的常用方法。对于复杂计算题,他运用拆解、组装模型的策略,化繁为简,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而孙宇凯老师则基于《2023年嘉兴期末卷》进行高二学考复习,分析历年题型和考点,通过课堂提问精准把握学情,采用多元互动形式如随机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聚焦答题要点,提升教学效果。

 

7.png

 

8.png

 

    葛德成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给予高度评价。杨老师功底深厚,授课既有深度又具广度,语言亲切幽默,营造出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孙老师调控课堂能力强,应变自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两位老师提问精准,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丰富多样,充满智慧与激情。

 

9.png

 

化学:以讲座话教研

 

    刘春华老师教学《微专题:有机物性质与定量计算》一课。她以氢气、溴单质、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为重点,设计了表格,帮学生厘清概念,分析原因,又针对常考的考点,易错的考点,设计了跟踪训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10.png

 

    王鸿燕执教《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化工流程思维模型的建构和应用》一课。本课通过复习教材中海水中提出溴的工艺流程及结合书本课后练习海带中碘的提取,建构从原料中提取某种物质的工艺流程。同学们通过自己画工艺流程图,建构化工流程思维模型并学会运用思维模型解决原料中提取物质的题型。

 

11.png

 

    陈进前老师与化学组老师重点围绕学考命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1.学考命题依据:陈老师明确了学考命题的依据,为化学组老师提供了清晰的命题方向。

    2.学考试卷结构分析:他以近三年试卷的细微变化为例,详细解读了学考试卷的结构特点,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把握命题趋势。

    3.学考试卷调整建议:陈老师探讨了学考试卷是否需要调整,并提出了具体建议,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4.复习注意事项:陈老师指出了在接下来学考复习中,老师们应特别关注的一些问题,以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png

 

    他预测了学考试卷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并强调了课本栏目在备考中的重要指导意义,为老师们提供了前瞻性的备考策略。陈老师的讲座不仅具有理论高度,还具备实际可操作性,为我校高一年级的学考复习提供了精准施策的依据。

    在课后座谈会上,专家们与学校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高度评价了学校教研组的工作成效,认为学校教研组在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专家们也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

    蔡文祥校长表达对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视,他表示学校将认真听取专家们的建议,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优化教学流程,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学校也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点击数:70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