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专栏 >> 科研专栏 >> 详细内容
 
科研专栏 >> 正文
【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13】专家赋能,“地”砺前行
日期:2024-11-10 09:20:47  浏览量:51

【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⑬】

专家赋能,“地”砺前行

嘉兴教育学院教研员陆秀良老师来校调研

 

   为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1月1日,嘉兴教育学院地理教研员陆秀良老师来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进行调研,并重点对我校高三地理课堂教学进行了观摩和点评。

 

课堂展示显风采

 

1.jpg

 

   地理老师夏凤华在高三(14)班上了一堂地理公开课《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夏老师首先带领同学们对之前学习的聚落概念进行了复习,以实例让学生讨论地形与聚落的关系,以此来总结地形对聚落影响。对学生不熟悉的城市和地区,夏老师进行了地理材料的信息筛选和解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获取材料和图表信息的能力。夏老师还详细讲解了交通线的布局与地形的关系,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夏老师为学生搭建了详细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并通过例题的讲解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jpg

 

   徐陈老师在高三(14)班上了一堂地理公开课《喀斯特地貌》。徐老师首先以一道经典例题“秦皇岛喀斯特地貌”为导入,对之前学习的喀斯特地貌内容进行了复习,徐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我能认识喀斯特地貌”、“我能分析喀斯特地貌”、“我能利用喀斯特地貌”,重点复习了喀斯特地貌的判断、成因和利用。在复习的过程中他以典型例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课堂主动性,对相关例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分析,大胆地分享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这种教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这样做,学生不仅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及解题的能力。

 

3.jpg

 

交流研讨促成长

 

   课后,嘉兴教育学院地理教研员陆秀良与地理组的老师们进行了座谈。他认为夏老师这堂课知识结构完整清晰,教学设计内容安排全面。徐老师的课总体非常好,知识难度虽然大,但是教师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效果很不错,特别是对典型案例的运用是亮点。高三的教学难度大,复习课不好上,这是高三老师的共识。陆老师建议,复习课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尤其是地理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jpg

 

   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三个备课组长分别提出了相关年级的教学困惑:高一年级如何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框架?高二年级怎样提高美术班学生的成绩?高三年级的教学进度怎样合理安排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对此,陆老师也一一给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教有所得,研有所获。此次调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次很好的相互学习的交流平台。在教学和研讨活动中,教师们受益匪浅,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引发了对教学的深度思考,我们也会把此次调研的收获共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相信在实践中会有新的收获,我们的地理教学之花一定会争奇斗艳,绚丽多姿!

 

文字:詹文娟   图片:詹文娟

编辑:金惠芬   一审:包玉兰

二审:郑军亮   终审:蔡文祥

 

5.jpg

点击数:51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