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校技术教研组的四位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通用课堂魅力大 加工技艺你说话
12月10日,苏欢老师在高二(8)班上了通用技术公开课《工艺》。苏老师以生活中大家很熟悉的“砸核桃”作为情境引入课程教学。在背景之下,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思考应该用什么材料什么方式设计一个适合砸核桃的工具。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完全被加工技术的艺术魅力给吸引,争先恐后地想来领略一番。
随后,江健老师在高二(5)班上了同样主题的课。课才开始,江老师就以其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让课堂气氛不断升温。不同于苏老师的上课形式,江老师通过课堂知识的逐层推进,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加工工艺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其较高的要求,通过反复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信息课堂“1+1” 你我一起来“解析”
12月11日姚青老师在计算机教室给高二(3)班上信息课《解析算法》。首先,姚老师让同学们运行一个名为“身体健康测试”的程序,输入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测试自己的身体状况,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从而引入解析算法的基本思想。接下来,姚老师布置了任务(假期旅游,根据行李重量计算飞机票价格),引导同学们分析问题、写数学表达式、画流程图、补充代码,再上机编写VB程序、调试运行。整节课姚老师循序渐进,展现出了女性老师的耐心细致,使同学们掌握了解析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支语句的语法结构。
紧接着,莫勇翔老师在计算机教室给高二(2)班上了同样主题的课。莫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回忆了上一次课的上机程序,里面已涉及到了解析算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直奔主题,介绍了解析算法的概念。莫老师引用了信息技术新教材的一个例子(“动动有奖”手机APP),让同学们自己看上机任务、分析问题,并写出分段函数。当有两位同学在任务单写下函数后,莫老师立即用手机拍照,传到电脑上,供大家讨论。进入编程环节,莫老师也是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编写代码、调试运行,并向大家展示最先完成的同学的程序。整节课莫老师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时间留给学生,从而使同学们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四位老师在同课异构中同放异彩:苏老师以生活情境引入,引入实物展示,符合学生认知;江老师语言幽默,上课生动形象、逐层推进,让学生感受深刻;姚老师耐心引导,强调上课的效率;莫老师强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位老师各具风格,也给其他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莫勇翔 苏欢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