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⑯】
诗海泛舟寻奥秘,备考征途共绸缪
——嘉兴市高中语文教研员郎笑老师莅临秀水高中指导高三教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11月12日下午,嘉兴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郎笑老师莅临秀水高级中学,为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把脉定向。语文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此次调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王琳琳老师为高三(3)班的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堂《我见青山多妩媚——高三古诗词巧借物我关系之答题思路》的鉴赏指导课。王老师以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剖析题干提问模式,洞悉命题逻辑。她选择2023年新高考Ⅱ卷的诗歌鉴赏题《湖上晚归》,安排学生训练。在课堂上,她展示了几位学生的答案,让学生来分析答题情况。她引导学生审准题意,明确考向,预设答题框架,明确答题思路,构建答题框架,进而深入诗句,体悟意象与情感的交融,物我之间的微妙联系。随后,王老师又挑选了《归雁二首》(其一),要求学生把握核心词,提炼意象特征,预设答题框架,验证并巩固答题思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诗歌鉴赏与答题能力。
许丽老师的课题是《古诗词阅读之客观题复习》,在高三(13)班开课。她以“我们要读懂什么”和“怎么样才能读懂古诗”这两个问题为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过往题目,梳理客观题考查的知识点。许老师概括了古诗词鉴赏客观题的主要考点,并提供了三条实用的解题策略。随后,她以《游西湖》(其二)进行针对性训练,引导学生去挖掘其中的考查要点,并通过选项互见等方法,精准缩小范围,圈定错误选项。然后,许老师通过客观题联系到主观题,提示学生通过客观题的选项来完成主观题的解答,并对照参考答案修正作业,巩固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
郎笑老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她指出,秀水高中这一届的高三教学任务艰巨,学生的成长道阻且长,需要老师们加倍努力,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成绩。结合两节课的教学内容,郎老师对古代诗歌鉴赏的题型进行了精炼解读,强调诗词鉴赏的核心理解诗歌内容的指导。她针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读懂诗歌的能力,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三个教学“抓手”:一是关注内容,包括感情和观点;二是关注形式,从诗句的手法到整首诗的起承转合的关系;三是关注题干,审准题意,明确命题意图。郎老师还建议,高三一轮复习应简化繁复,明确知识点,构建操作性强的复习模型,同时回归教材,利用教材诗歌作为复习的坚实基础;善用高考真题,提升复习课堂的有效性。
郑军亮副校长作活动总结。他表示,语文老师在命题或选题应保持严谨态度,选取权威且具有代表性的试题作为教学素材,深入研究,勤于思考。他提出,语文课堂应追求高效,确保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最后,他希望老师们不断学习,通过学习去实现课堂和自我的“质”的变化。
本次高中语文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为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秀水高中的语文教学工作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文字:朱 珏 图片:王碧秀
编辑:金惠芬 一审:王碧秀 吴燕
二审:郑军亮 终审:蔡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