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专栏 >> 科研专栏 >> 详细内容
 
科研专栏 >> 正文
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22】有备而来,“异”展风采
日期:2024-12-16 14:34:03  浏览量:31

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22】有备而来,“异”展风采

——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开展高一高二地理同课异构活动

 

   初冬时节流光暖,馨风飞送满书香。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经验共享,12月4日和12月5日,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地理组在高一高二展开了同课异构活动。

 

高一四课异构竞风采

 

   高一地理组四位教师围绕《海水的性质》这一教学内容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1.jpg

 

   夏丽花老师从回顾大气的受热过程开始逐步引入到新课海水的温度,从海水的表层温度变化规律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教学内容徐徐展开,学生通过上黑板画出海水温度的变化曲线,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李姚昕老师从11月12日的四个台风说起,分析到是因为海水温度偏高的原因,从而引入到海水温度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归纳出海水温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吴炜凡老师从影响陆地气温分布的因素过渡到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课本的活动题材料对影响海水温度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归纳。

   肖健安老师从日本核污水排海后出现的“抢盐潮”,引入到海水盐度的教学内容,然后从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海水盐度对人类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

 

高二同课精研呈亮点

 

   高二地理组三位教师围绕《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垂直分异规律》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2.jpg

 

   叶敏老师重点挑选了雪线和林线这两个知识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总结出影响雪线和林线高低的因素,激发了学生的思考。

   王杰老师从“认识一座山”导入,先打好基础,将山麓、基带、雪线、林线等概念讲解清楚后,以珠默朗玛峰为例,带领学生探索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最后选择不同的山脉进一步带领学生分析,层层递进。

   倪姚洁老师用南迦巴瓦峰的视频导入,引出垂直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通过“不同的山”和“同一座山”带领学生分析垂直自然带谱的分布规律,最后还用自己拍摄的林线照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一高二的“同课异构”活动中,7位老师各显风采,体现了对新课标新理念的潜心研究和对教材的深入理解。通过激活教材,打开思路,发挥创造性,为我们呈现出一节节风格各异的课堂。

 

交流心得共促成长

 

   课后,地理教研组进行评课活动,高一四位教师的新课导入各有特色,教学内容层层递进,丰富的案例和材料分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大量地图的解读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高二三位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充分思考。他们从学情出发,紧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或以生动的情境,或以清晰的逻辑,或以有趣的讲解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建立思维通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3.jpg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不仅为教师们打造了一个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平台,更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地理教学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有效提升了地理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平。随着地理组新力量的加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教学创新与突破,助力地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共同绘就地理组的新篇章!  

 

4.jpg

 

文字:倪姚洁   图片:倪姚洁、叶敏

编辑:金惠芬   一审:包玉兰

二审:郑军亮   终审:蔡文祥

 

5.jpg

点击数:31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