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专栏 >> 科研专栏 >> 详细内容
 
科研专栏 >> 正文
【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24】展现自我 优势互补
日期:2024-12-17 07:50:38  浏览量:30

【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㉔】

展现自我 优势互补

——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备课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为了给教师搭建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12月6日,信息技术备课组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主题是“数据分析综合应用”。

   姚青老师在电脑房给高二(12)班开课。姚老师从“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气候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入手,引入了本节课的任务——“利用Python分析数据——气温变化趋势”。姚老师首先展示了一张某地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的天气数据表,让同学们观察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数据缺失、数据格式不一致),根据提示用Python代码实现数据补足、统一数据格式。然后,需要根据数据画出该地区2024年3月的“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图”和“每日温差变化趋势图”。姚老师结合教材知识点,提示同学们利用分组函数groupby()、最大值函数max()、最小值函数min()、线形图函数plot()等对该地区3月的气温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画出了两张趋势图。再次,姚老师布置任务,绘制该地区“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平均温差变化趋势图”。虽然难度上升,但还是有同学能够正确地完成。最后,姚老师通过三张趋势图,呼吁同学们善待地球、保护地球。

 

1.jpg

 

   莫勇翔老师在电脑房给高二(1)班开课。一开始,莫老师用Excel软件打开一张考试成绩表,请一位同学演示求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这张成绩表共有600多位学生的成绩,莫老师让同学们思考,如果表中数据成千上万,继续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是否合适,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用pandas模块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莫老师先对pandas模块的两种数据结构做了简单介绍,然后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同学们自己翻阅教材,完成相应的上机题目。这些上机题目是根据学考要求编制的,如排序函数sort_values()、选前几条记录函数head()、后几条记录函数tail()、分组函数、求平均函数mean()、散点图函数scatter()。之前在上新课时,莫老师对教材上的相应例题做过详细地讲解,所以此次综合应用,莫老师让同学们仿照例题自己编制Python程序。在操作过程中,莫老师随时进行指点。最终,几位同学当场正确完成了任务,莫老师把这几位同学的程序向大家做了展示,并进行了总结。

 

2.jpg

 

   此次教学活动,为大家展示了同一内容的两种不同的授课方法。不同的教师体现了不同的上课风格,不同的学情也体现了不同的层级要求。姚老师对课堂内容讲解透彻、详尽,使同学们能够尽快回忆并进一步掌握知识点。莫老师针对高二(1)班同学学习基础比较扎实的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了程序编写、调试的整个流程。这两节课,不仅让同学们充分领略到了用Python语言分析大数据的魅力,也引发了教师对科学处理教学内容的思考。

 

文字:莫勇翔   图片:姚  青

编辑:金惠芬   一审:王碧秀 吴燕

二审:郑军亮   终审:蔡文祥

 

3.jpg

点击数:30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