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32】
创新音乐课堂 应对艺考改革
——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音乐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为扎实推进高中音乐教学工作,适应音乐艺考改革后视唱练耳考试的新变化,近日,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音乐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讨如何调整和优化视唱练耳教学策略,拓宽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以更好地应对艺考改革带来的挑战。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高二年级,因为学生视唱练耳水平差异较大,王擎老师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她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小组。在初级小组,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练习方法;在中级小组,增加互动和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鉴赏音乐作品;在高级小组,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创作。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安排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夯实基础,手势唱名
高一年级由于刚开始适应系统化的专业学习,视唱练耳基础比较薄弱,张亦诚老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视唱不同难度的乐谱,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对音高、节奏、和声等方面的敏感度)。他采用手势唱名法教学,运用柯达伊手势唱名法,将抽象的音高概念具象化。张亦诚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并唱出对应的唱名。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做手势,另一组唱名,然后交换。结合听辨练习,张老师在钢琴上弹出音程,学生根据手势唱出两个声部。随后的节奏与旋律的创意练习,通过节奏模仿、旋律接龙等游戏,加强学生对节奏和旋律的掌握。最后是高难度的二声部视唱练习,创意构唱与听辨。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互动性良好。
思维碰撞,融创融新
课后,两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分享,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效果进行了深入研讨,音乐教学都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衔接流畅。两位老师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彰显了教师们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更为学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教学活动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的音乐教育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文字:张亦诚 图片:音乐组
编辑:金惠芬 一审:包玉兰
二审:郑军亮 终审:蔡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