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建设之深研共进篇㊵】“英”材施教,“语”润课堂
——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在思维碰撞中探索教学新径,于多元课堂里共研育人良方。近日,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英语组同课异构学科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老师们围绕同一教学内容,凭借独特的教学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展现出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的英语课堂,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富有深度与创意的教学盛宴。
活动现场,教师们各展所长,有的以沉浸式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表达欲,有的借助多媒体资源拓展文化视野,每一堂课都凝聚着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与对教学的创新思考,听课教师们认真观摩、详细记录,课后积极研讨交流,从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度、课堂互动效果等多维度展开热烈讨论,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在反思中明晰改进方向。
高一年级:
城市漫游,探寻多元文化
杭旖雯老师以“探索多元文化城市”为主题,通过唐人街图片和旧金山短片进行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文化融合碰撞的魅力。在阅读环节,先带领学生认识旅行日志的文体特点,再通过绘制路线图、填写表格等方式,梳理作者的行程、见闻和感受。整个课堂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培养跨文化意识。
谢盼星老师结合文本,巧妙地采用在旧金山旅游的朋友的微信来电为导入,用一段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街景混剪切入课堂,极具魅力的视觉画面瞬间抓住学生眼球。在阅读教学中,谢老师采用“情境代入+任务拆解”模式,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总结主人公的旅游路线和活动,梳理作者在城市不同区域的探索轨迹与文化感悟,一步步探寻旧金山这座多元文化共存的城市。课堂将阅读分析与跨文化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实现语言与文化的双目标。
高二年级:
诗海徜佯,品读百态诗韵
蒋莉萍老师以一段欢快活泼的英文童谣视频开场,瞬间活跃课堂氛围。蒋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聚焦于使学生了解常见的5种英语诗歌形式,理解不同英语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会分析5种诗歌的主题,并且赏析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她通过听录音、看视频、朗读等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感知不同诗歌的韵律和美,最后引导学生尝试按照五行诗的结构特点进行自我创作,培养跨文化诗歌审美意识。
张凤玲老师以经典诗歌导入,巧妙引导学生认识诗歌的价值与创作意义。课堂采用“读听结合”的方式,通过朗读与原声对比,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借助互动问答,师生共同探讨诗歌意象、主题及修辞手法。张老师以任务为驱动,通过韵律分析、形式比较、情感解读等环节,使学生准确辨别不同诗体特征,深刻理解诗歌内涵。整节课在师生互动中达成诗歌鉴赏能力与语言素养的同步提升,实现了审美教育与语言教学的有效融合。
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不仅为英语教师搭建了展示与学习的平台,也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注入新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高中英语组全体教师将继续秉持“英”材施教的教研精神,深耕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高中英语教学新篇章。
图文:英语教研组
编辑:金惠芬 一审:包玉兰
二审:郑军亮 终审:蔡文祥